《分心不是我的错》刘翔平-pdf,txt,mobi,kindle,epub电子版书免费下载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奥丁读书小站】(njdy668),首页回复书名或者数字4990,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作者:刘翔平,心理学博士。

内容简介:

上课爱做小动作,爱“开小差”;不分场合,特别好动;做事没有耐心,丢三落四: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行动缺乏控制力,爱冲动;不会与人合作,同伴关系差……孩子有这些表现,不是由于缺乏严格的管教,更不是道德品质有问题,孩子可能患有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本书旨在帮助家长认识、了解和矫正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从注意力障碍的原因、诊断、家长的态度、不同年龄阶段注意力障碍的表现、行为矫正和认知矫正等各个角度来介绍注意力障碍的知识,帮助有这类问题的孩子的家长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但他小时候是一个注意力障碍儿童,4岁时还不会说话,9岁时还没学会阅读。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巨匠。但他年少时却因为考试不及格而被迫退学。他的行为组织性差,并且很难在一个主题上保持长时间注意力。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他幼时是一个典型的注意力障碍儿童,行为冲动,容易分心。他的作品的结构很好地表达了ADHD儿童特有的思维方式,即跳跃式的思维,飘忽不定。

注意力障碍并不可怕,注意力障碍儿童只是在自我管理和注意力集中方面有一定的困难,但通常他们在其他能力上表现超常,具有巨大的潜力。

摘选:

注意力缺失症成人和儿童一样,有很多类型。有的患者很严重,缺乏组织,无法控制冲动,他们完全无法完成任何一件事情,简直是不会生活。这种人很可能有其他问题,比如自尊心低落或是沮丧、忧郁。有的患者的症状则轻微到不易被察觉。

即使是知道有注意力缺失症的人,也不易察觉轻微的注意力缺失症。轻微症状容易被其他的因素掩盖,我们在讨论诊断的时候,会再仔细详述这一点。有的轻度患者适应良好,看起来一点问题也没有。

有些病人是治疗其他问题治疗到一半,才发现有注意力缺失症的。例如,我有一个病人已经来看诊五年了,现在才发现他有注意力缺失症。伯尼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每个月来看我一次,谈谈他对忙碌生活中的担忧。他把我当成支持他的朋友,对我倾吐一切,他不希望生活圈里的人知道他的这些心事。这些心事和他的竞争者有关,比如他如何看待这些人、这些人如何对待他、他对做生意的想法以及他的恐惧是什么。我们谈的事情和注意力缺失症、专注力、拖延、缺乏组织都毫无关系。我所做的就是提供给伯尼有效的心理支持。一直到五年后,我们谈到他的孩子时,我才提到注意力缺失症的症状。我们对望了一会儿,同时心想:我们是不是忘了考虑这件事?

虽然注意力缺失症并未对他造成障碍,但伯尼确实不喜欢自己容易分心、冲动、情绪不稳的性格。他开会时经常发呆,有时候无法在电话中与人谈话,会拖延并同时做好几件事情,还会没来由地生气。他一旦开始服用兴奋剂利他林,每天三次,一次10毫克,这些症状就都消失了。他的表现突飞猛进,他不可置信地摇头说:“我现在一个早上能做以前一星期的工作。” 因为他的直觉很强,又知道如何寻找资源,他一直知道如何对付自己的注意力缺失症。他一向善用组织,而且会把他不爱做或不会做的事交代别人去做。他说:“可是现在服药之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专心、有组织性。”

我觉得自己好蠢,作为一个专门治疗注意力缺失症的专家,五年来每个月看诊一次的病人有注意力缺失症,我竟然没看出来。我的问题是,我自以为诊断的部分已经结束了,我们建立定期的面谈,我就不再从这个角度去想事情,直到提及他的孩子才使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这对我是个很大的教训,我们看到的往往被我们的成见所局限住了。我是经过训练的专家,专门治疗注意力缺失症,应该注意到种种症状的。我想,若是我的太太或朋友是注意力缺失症患者,也许我也不会注意到。

大部分注意力缺失症成人需要有人用全新的角度看他们,而不是像我对伯尼那样充满既定成见,因此对他们的症状视而不见。成人就是会有这种问题:别人已经对我们形成了既定成见,我们也已经对自己形成了既定成见。这使注意力缺失症的诊断非常困难。

大部分的个案比伯尼严重,但是大部分注意力缺失症成人仍然能够取得成功。许多成功者患有注意力缺失症,尤其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比如艺术家、演员、作家以及工作具有高度结构性的人,还有工作需要高度活力、高度危险性的人以及自由职业者。

我最近治疗了一位名叫约舒亚的医生,他是为了抑郁症来看诊的。他五十多岁,高壮的身材,留着半花白的胡子,带着田纳西山区的口音。我起先不知道,是他告诉我的。我说:“你有南方口音。”

他说:“是田纳西山区的口音,南方口音的一种。”

他是一个温和友善的人,接受过一般外科训练,目前担任医学顾问。他说:“当行医不再是行医,而是一堆行政文书时,我就离开了。我的工作很好,婚姻也不错。但我就是觉得自己的潜力没有发挥。我不能完全掌握事情,我没有像我希望的那样有创意。也许我就是没那么强,可是我觉得自己可以表现得更好。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我觉得很沮丧,不过我这一辈子时常觉得很沮丧。我以前会酗酒,但在21年前就戒掉了。”

我问:“你是怎么戒的?”

他笑了,好像在想着人们戒酒所用的种种方法。“对我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坚决不喝。有一天,我就不喝了。我知道酒精正在消磨我的生命,更糟的是也许会让我害死病人。不能说我不想喝,而是我再也不会喝了。戒酒之后,忧郁的情况改善了一些,可是情绪仍然不稳。有时候情绪不好,会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糟糕、这么没用。”

我说:“你很自责。”

“天啊,我总是自责。我会一直骂自己,用各种你想得到的字眼,我会想到自己所有的失败和缺点,完全不原谅自己。你知道,我现在对你说这些好像很冷静,可是我一旦开始责怪自己,就会很疯狂。我一自责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我还是可以工作,但心里总是有声音说个不停。我太太阻止不了我的行为,没有人阻止得了。我看过好几位心理医生,吃过各种抗抑郁剂,可是都没用。也许是我的南方浸信会信仰作祟(美国南方浸信会以信仰虔诚、教养严格出名,深信罪与罚的观念),我就只能接受这种折磨。”他口气虽然笃定,却扬起眉毛,好像在画出一个问号。

我说:“我不知道,让我们多看看这些黑暗的情绪。”

听了长长的个案史之后,我发现约舒亚除了情绪不好之外还有其他的问题。约舒亚的黑暗情绪不像一般的抑郁症,他不会焦躁不安、无助或悲观。他不失眠,也没有失去工作或不与人来往。他是在心里跟自己说话,像个牧师似的一直教训自己,指出自己的各种罪恶。他没有想过自杀,也没有对未来丧失信心。

反而是注意力缺失症的迹象自小随处可见,他惯用结构和决心对抗它。我说:“你知道吗?我想,也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你的沮丧。这也许是另一种形式的注意力缺失。你无法客观地看事情,你无法很公平地看所有的事,你专门看负面的事。它也许很轻微,但是根深蒂固。忽然,你身体里的牧师开始教训你,你停不下来,你不得不听。我觉得你的问题是因为你有注意力缺失症。”

他很怀疑地说:“你是说像多动儿一样?”

我说:“是的,但是你的情形属于易影响情绪的那种。你以坏情绪为生活中心,无法放手。你紧紧抓住,你不敢放手,生怕事情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我的话引起他的注意了。他的眼睛看着天花板一角,思考着说:“我以坏情绪为生活中心,有意思,再说一些。”

先前提过的劳拉以焦虑为生活中心,约舒亚则以负面思考为生活中心。我解释了焦虑与忧郁型的注意力缺失症。他觉得很有道理。他说:“你是说,我的脑子会进入一个循环,绕不出来?就好像老鼠跑进捕鼠笼,咔嚓!栅门一关,再也跑不出来了?嗯,我就是这么觉得,我总是在挣扎。我一直以为是抑郁症,因为很痛苦。可是经你这么一说,我觉得其实比较像是战斗。”

我说:“正是,通常患者会绕着一个时刻表过日子。可是如果你刚好掉入这种情绪陷阱,你会绕着担忧和自责过日子。这也许会很难,可是如果你不去看自责的内容,只看自责的过程,就会比较容易脱身了。不要和自己争论是非,不要和心里的牧师顶嘴,你需要忽视他。你得离开,去跑步、给朋友打个电话、写封信、听音乐,随便做什么事都好,只要能让你转移注意力,不再自责。当你有这种情绪时,不要自省,小心提防心里的那个牧师。因为你很聪明,喜欢语文,又在一个道德纪律严格的环境长大,当你听到心里的那个牧师责备你时,你很难保持沉默。可是你一旦回嘴,你就完了。你赢不了。牧师永远会有最后一句话可说。遇到这种情绪时,你永远赢不了。”

我的病人说:“你说得对。”他笑了笑又说:“你说得这么有说服力,好像你亲身经历过。”

我说:“嗯,我们可以这么说,很多人是这么告诉我的。”

“其他的症状呢?那是为什么?”

“你提到你有酗酒问题、爱拖延、有太多事情同时进行、缺乏组织性、工作过度以追求刺激以及很难开始一件事等,都可能是注意力缺失症造成的。”

一旦诊断确定,我们就对治疗过程达成共识。我们开始使用利他林,后来又见了几次面来谈他的状况,他的进步很明显。他发现自己很喜欢他目前的工作。他能注意到发生在周遭的事情。最重要的是黑暗的情绪消失了。有时候他仍觉得不快乐,可是没有以前严重。他说:“我学会如何离开心里的那个牧师了。我可以看到他皱着眉,而我只是笑。”他现在知道自己是在用沮丧和焦虑的情绪组织他的生活,于是他可以选择不这么做。药物对专注力和情绪都有帮助。当专心和组织不再是个大问题之后,他发现工作比较稳定,并有时间做一些之前就想做的事。正如其他成人患者一样,他对自己的新认识以及治疗上取得的明显疗效大感兴奋。“你知道吗?我刚来找你的时候没有抱什么希望。可是这一切太神奇了,我变了一个人,我太高兴了。全世界都应该知道注意力缺失症。”

我同意,但是有一些修正。疗程一开始时,发现自己有注意力缺失症,开始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开始服药,开始看到药效,确实是一段很令人兴奋的时期。这确实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新的世界展开了。对某些人而言,这简直像一夜之间学会了一种外语一样极富戏剧性。可是过了这个时期,挣扎并未停止。有些人很幸运,自此没有问题了。可是大部分的患者仍然每天受到注意力缺失症的影响。治疗会有所帮助,但是不会使它完全消失。注意力缺失症不会就这么消失,你没办法动个手术割除它。成人患者终生无法完全摆脱注意力缺失症的影响。

有了治疗,患者仍然要面对自己缺乏组织性、冲动以及分心的问题。更困难的是,他们还要面对多年来累积的二度伤害和后遗症。这些次发性症状包括自我形象受损、自尊心低落、忧郁、害怕别人、不信任自己、人际关系不佳以及愤怒等。这些伤害复原得很慢。

分心的真相

· 注意力缺失症患者很适合从事需要创意的工作,比如艺术家、演员、作家,以及从事具有高度结构性的工作,比如当科学家,以及需要高度活力和有高度危险性的工作。

·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结构–可预期性、惯例、规律,但注意力缺失症患者更需要。他们缺乏自发性的结构,所以更需要外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