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集》-pdf,txt,mobi,kindle,epub电子版书免费下载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奥丁读书小站】(njdy668),首页回复书名或者数字4980,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推荐:豆瓣评分高达9.4的一本书

今日重点推荐《陶渊明集》

豆瓣评分9.4

内容简介:

1.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我们熟知的陶渊明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

2.檀道济说他“奈何自苦如此”。他到底苦不苦呢?他不惟不苦,而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一个人。他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

他并不是因为隐逸高尚有什么好处才如此做,只是顺著自己本性的自然。“自然”是他理想的天国,凡有丝毫矫揉造作,都认作自然之敌,绝对排除。他做人很下坚苦功夫,目的不外保全他的“自然”。

能够读陶渊明诗文的人,就会放弃追名逐利之心,就会减少狭隘贪婪之念,贪婪的人会变得清廉,怯懦的人会变得勇敢,他们会追求道义、放弃名利,而不必到神仙、高人那里去取经了。

3.那些炫耀标榜自我的人,其行为跟爱慕虚荣的女子一般;不嫉妒、无所求的人,则内心明净通达。所以圣人隐藏光华,贤者远离俗世。为什么呢?要保持内在的德性,最好的方式是不要违背天道;珍爱自己的最佳方式,是关护自我。因此,遵循天道就可以保全生命,不合理则会伤害生命。人生不过百年,就一辈子而已,如白驹过隙一般,眨眼工夫就没了。活着仿佛是进行一次旅行,过得好不好,都应该随顺老天的安排,由着自己的心,潇潇洒洒地过活。怎能悲悲戚戚、怕这怕那?怎能要这要那、把自己弄得像个差役似的?

4.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德之至,莫逾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寓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荣枯,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

摘选

连雨独饮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注152。

        世间有松乔注153,于今定何间注154?

        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

        试酌百情远注155,重觞忽忘天注156。

        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注157。

        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注158。

        自我抱兹独,黾勉四十年。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译文

        生命有始有终,

        自古皆然。

        传说中的赤松子、王乔那么长寿,

        如今哪儿还能见?

        故里老乡送来老酒,

        说是喝酒便可成仙。

        才喝就已经把世情抛到九霄云外,

        再饮则连自己是谁也忘得一干二净。

        人活一世,保持真纯天性最要紧,

        道就在每个人的寻常生活中间。

        只要心是自由的,

        尽可四海纵横、下地入天。

        自从我抱定这样的志向,

        已经勤勉地过了四十年。

        形骸虽与时俱老,心却一直不变。





        ◎注释

                注152 终古:自古以来。

                                                注153 松、乔:赤松子和王乔,传说中古代的仙人。

                                                注154 定:究竟。

                                                注155 试酌:刚开始喝酒。百情,世间各种纠缠情绪。

                                                注156 重觞:接着再饮。忽忘天,《庄子·天地》:“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

                                                注157 任真:顺任天真。无所先,没有比这更重要的。

                                                注158 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此句是比喻自己想得透彻,内心非常自由,可以随时回归自己的内心。云鹤,指仙人,此处用来比喻自己的精神。八表:八方极远之处。

◎陶渊明曾数次移居,因其为人和粹坦易,每至一地,都与邻里相处甚谐。从此诗中可见,他与邻里交往的内容,除了耕地、饮酒,还有赏析诗文、登高赋诗的文化活动。古人称此诗,“直是口头语,乃为绝妙词。极平淡,极色泽。”这也几乎可以概括陶渊明整体的诗风。

移居二首注159

                    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注160,乐与数晨夕注161。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注162。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注163,抗言谈在昔注164。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译文

        早就有心迁居到南村,

        不是因为迷信风水,

        只因喜欢这里的人。

        这里的人纯朴天真,

        与他们在一起,

        每天都会很开心。

        这样的愿望早些年就有了,

        如今总算意愿成真。

        房子小而破又何妨,只要能容身。

        邻居们时时来聊天,直聊到日落月升。

        有好文章一块欣赏,

        有什么不同意见一块儿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