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理解的少年》陈瑜-pdf,txt,mobi,kindle,epub电子版书免费下载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奥丁读书小站】(njdy668),首页回复书名或者数字4979,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作者:陈瑜

内容简介:

成长,不仅仅是长大,还是瓦解、破碎与重建的过程。

《不被理解的少年》是《少年发声》系列的第二本,陈瑜继续未完的旅程,与15位被贴上各类心理问题标签的孩子真诚对话。这些孩子不愿被当作刷题机器对待,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活着”,想要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

“我痛苦的来源更多 的可能并不是这个病本身,而是父母对我的不理解。”

这份近20万字的采访实录,描述了当代青少年在成长经历、亲子关系、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方面的真实遭遇,在无数个催人泪下的生动的生活细节中,颠覆“青春期叛逆”的粗暴解释,还原他们被误读的青春。

一线儿童和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老师对每篇访谈做出专业解读,由点及面地追问这些教育中的共性问题,值得家长和老师们关注与反思。

摘选:

桃李五六年级开始就有强迫症状,前后复发过三次,到后来只能休学,甚至发展到连走路都得指挥着自己的脚往前迈,按她的话说,“都已经不是自己了……差一点就疯了”。

她从小是典型的乖乖女,听大人的话,常常考100分,在当地顶尖的学校读书,从不敢犯任何错误。

问题就出在“不敢犯任何错误”上,这个观念把她一步步拽入旋涡。

桃李说:“我痛苦的来源更多的可能并不是这个病本身,而是父母对我的不理解。”家人成了和疾病一样可怕的大山,乖乖女忍无可忍,开始回击母亲,歇斯底里。

有一天,她在一档综艺节目里听到一个说法:“人是可以犯错的。”她如梦初醒,开始松动。

这个女孩有惊人的意志力,她踏上了自救之旅……

  • 1 –

桃李  我两岁进幼儿园,长得特别矮,好欺负,又很乖,被男孩子打耳光。印象中老师好像也不喜欢我,经常说我。小班开学第一天,可能老师叮嘱过家长要穿园服,但奶奶给我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老师就批评我了,瞪着眼睛骂我。老师的眼睛很大,也挺凶的。

陈瑜  受了委屈,回去跟爸爸妈妈说了吗?

桃李  说了,但是不管用,后来我慢慢地就不说了,自己扛着。

陈瑜  这段经历对你读小学有什么影响吗?

桃李  从小埋下了争强好胜的心,幼儿园可能憋着了,小学就想表现得好一点,考试拿第一名,想要得到老师的关注。

陈瑜  之后一路成绩都很好?

桃李  对,都很好,班里前三。

其实我觉得我五六年级就已经有一点强迫心理了,那时候还不算疾病。

可能是我丢水壶引起的,我老丢,我妈就老说我。我会使劲回想水壶到底放哪里了,养成了一种追求完美的心理。我不能容忍自己犯任何错误,一点点错误都不行。

陈瑜  如果犯了错,会怎样呢?

桃李  被妈妈骂,我会很伤心、很委屈,然后拼命回想丢在哪里了。感觉这种习惯慢慢就养成了,有时候可能要下意识地看一下某个东西有没有丢。

陈瑜  妈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吗?

桃李  她自己可能不算,但会让我追求完美。

我4岁开始弹电子琴,如果弹错一个音,她就用筷子敲一下我的手。还不是我已经完全练熟了,弹错她才敲一下,而是在我练习弹的时候,她就敲,不容许我犯错。

我一开始就忍,忍到最后就哭,哭到最后就发脾气。练琴对我来说是一件很不开心的事情。

陈瑜  五六年级有强迫思维之后,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桃李  那时候还没有。

上初一之前,我偶然看了一本书,书上说了上初中该怎么学习:要像过电影一样把老师上课讲的都记一遍。

初一语文课,我觉得老师讲的都很重要,会全部都回忆一遍,包括老师的语气。那个时候其实是有点病态的,我在语文上每天要花两小时,坐着想。

陈瑜  如果不去做,会怎样呢?

桃李  就会有焦虑的感觉。我那时没听过“强迫症”这个词,对心理学还不是很了解,得这种病的人也少,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样是一种病态,但是我就是这么做了。

陈瑜  当时内心有压力吗?还是觉得自己这是在温习?

桃李  我觉得我在温习,但是我会有压力,害怕漏掉一丝一毫的内容,我要完美的、一点一滴都不放过的、全部都记住的这种感觉。如果记不住,就会感到恐惧。

陈瑜  怎么确认一丝一毫都没漏呢?

桃李  我要回忆好几遍,作业每天可能都要做到11点多。

我潜意识好像有一种羞愧感,就没有把这个情况告诉我妈。

陈瑜  为什么会有羞愧感?

桃李  可能觉得这样有点不太对,但是又觉得好像我必须这么做。

陈瑜  还是用小时候的模式,就自己闷着了?

桃李  我只跟我妈分享开心的事情,不高兴的事情就自己藏着了。

  • 2 –

陈瑜  后来情况有变得越来越严重吗?

桃李  我初一参加李阳疯狂英语培训,当时丢了很重要的点读机,吓了一身冷汗,后来去找的时候发现它还在。

之后我脑子里老是想东西在不在,老是要去书包里找,确认所有的东西都在,如果不找我就很难受,但找了一遍我又不确定,还要去找,可能就没法好好听课。

那个时候,真正的疾病就开始了。

陈瑜  已经影响到你的学习了。

桃李  对。

陈瑜  你怎么处理这个状况的?

桃李  我不敢告诉父母,就觉得自己好像有点病了,有点怪怪的。这个阶段持续了整个初一,差不多到初二寒假。

陈瑜  到后来有没有扛不住的感觉?

桃李  有一点,但是我又很恐惧,我很害怕告诉父母,总是觉得如果告诉了他们,他们就会不要我了。

陈瑜  你会有这样的担心?

桃李  对,我担心我得了病,成绩下降了,他们就不要我了。

陈瑜  他们以前透露过这样的信息吗?如果不够完美,就不配做他们的孩子?

桃李  没有,我也不知道这个想法是从哪里来的,但是我自己老是会这么想,就很担心,不敢告诉他们。

可能我自己觉得成绩是我唯一拥有的东西,潜意识觉得如果我失去了这个东西,我就什么都没有了,他们就会不爱我了。我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也觉得很奇怪。

陈瑜  我采访过一些“学霸”,好多都有这样的想法,觉得成绩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如果成绩不够好了,“我就一无是处,我就是垃圾”。

  • 3 –

陈瑜  熬到什么时候告诉爸爸妈妈了?

桃李  初二,我哭着告诉我妈妈了。妈妈安慰我说,她不会不要我,会陪着我的。

陈瑜  你听了什么感受?

桃李  她这么说,我稍微放心了些,那段时间学习好像就好了,焦虑没有那么严重了,但它还是一直在的,而且从语文蔓延到了别的学科。因为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学科也增多了,所以它的模式慢慢变成不回忆语气,只回忆知识点。

还有就是检查笔盖,或者检查这一页的题有没有全部做了,一直看到页码旁的空白处,要再三确认。

陈瑜  每天搞到几点睡觉?

桃李  12点吧。因为有这个毛病,其实我是做不完作业的,老师不检查的作业,我就不做了。

陈瑜  有没有办法说服自己,先把作业做完了,再来搞这些重复性的事情?

桃李  不行的,它伴随在做作业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