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奥丁读书小站】(njdy668),首页回复书名或者数字4970,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作者:邓新华
内容简介:
不需任何数学和统计知识,扔掉所有模型和表格,人人都能玩转经济学!8-80岁都能看懂的经济学读物,读懂经济学,读懂世界,这一本书就够了。经济学不是大段数学公式和统计数据的体现,也不是高屋建瓴的艰深学科,而是帮我们优化生活、高效快速解决问题的工具。
有用的学问在于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经济学正是这样的学问。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现象和问题,通过常识很难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有时还会产生错误的认知,导致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而用经济学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则是降维打击,走了他人意想不到的捷径。
改造世界观,升级你的操作系统,用全新的视角来观察生活,读这一本书就够了。通过阅读本书来学习经济学,你会拥有条理清晰简单明了的生活,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摘选:
2016年6月5日,瑞士全民公投否决了“无条件基本收入”保障计划。该计划的倡议者主张:无须任何理由或资格,凡是瑞士人,成年者每月无条件获得2500瑞士法郎的收入,儿童每月获得625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分别约16800元和4200元。
瑞士人民的选择狠狠地打了“无知之幕”的脸。“无知之幕”的说法是政治学家罗尔斯在他的《正义论》中提出的。意思是,假定人们是在一个让人一无所知的幕布下,不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差异,不知道走出幕布后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人们会达成什么样的游戏规则。
罗尔斯的这个设想是不错的,但后来却成为很多中国学者赞同福利的依据,他们的逻辑是:在“无知之幕”下,因为你不知道你走出幕布后是富人还是穷人,所以你会同意政府用给富人加税的所得资金来发福利,这样万一你是穷人,你就可以享受福利。
由“无知之幕”推出政府福利制度的正当性纯属歪理邪说。很多学者说“无知之幕”是思想实验,现实中没有这样的事,这只能说明这些学者观察世界还不够深入,现实中当然有“无知之幕”,比如彩票。买彩票的人,是否中奖取决于彩票数字,其他的差别并不重要,并且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否会中奖,这是一个典型的“无知之幕”。
假定现在有人说,我们要搞福利,中奖的人要缴纳80%的所得税,转移支付给没有中奖的人,请问,这样的彩票你还会买吗?彩票的例子表明,在“无知之幕”下,人们并不会如福利主义者所想的那样,同意建立一套劫富济贫的制度;或者说,当这样的一个游戏摆在面前时,人们不会花钱去参与。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瑞士的此次公投有26个州和地区的民众参与,仅有23.1%的民众投赞成票,余下76.9%的民众均表示反对。这说明,即便处在50%以下的社会阶层的人群中,也有大部分人拒绝了天上掉的馅饼;如果是在“无知之幕”下,拒绝的人一定会更多。
不过,并不是所有地区的人都会有瑞士人民的认识。很多地区的人是在“明知之幕”下支持政府福利政策。明知别人比自己有钱,为什么不通过政府税收来把别人的钱转移到自己口袋里呢?税收所谓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实是“取之于A,用之于B”。你也要福利,我也要福利,福利不断加码,就变成了取走你自己的钱,再给你自己用。
这样的一套游戏,就变成没人愿意掏钱参加的游戏,企业投资必然下滑。假设企业为了弥补利息成本、风险和税负,一个项目需要预期回报10%以上才愿意投资。现在政府因为要完善福利制度,加收15%的税,那么,一个项目预期回报要变成25%才会有企业投资。这意味着,大量的潜在投资被扼杀了。
没有投资,人们想多干活都没活可干,本来勤劳的人,根本就没有勤劳的机会,自然而然就“懒”了。即便有人傻乎乎地一心为公,不计亏损地投资,只为给政府福利制度做贡献,但回报弥补不了成本,他也会很快破产,无事可干,变成懒汉。对勤劳者的惩罚比鼓励懒汉的破坏还要大得多。所以,福利国家养懒汉的说法其实不够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福利国家逼人当懒汉。
这当然不是说社会就不应该管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的最好办法是让游戏有人愿意掏钱玩+市场化的自愿慈善。企业愿意玩游戏,才可以让产品价格大降,让社会慈善资金可以买到更多的产品,这样才能大大改善慈善的效果,降低慈善的成本。反过来,慈善成本的降低可以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去做慈善,普通人也能有更多的能力去做慈善。
图4.5 对勤劳者的惩罚比鼓励懒汉的破坏还要大得多。所以,福利国家养懒汉的说法其实不够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福利国家逼人当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