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奥丁读书小站】(njdy668),首页回复书名或者数字3875, 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系蒋介石家族一门四代的集体传记。蒋氏家族是中国近代史上显赫的政治豪门,蒋介石、宋美龄和蒋经国曾经煊赫一时。国民党退居台湾,蒋介石、蒋经国权势犹存。至第三代、第四代,蒋氏家族逐渐淡出政坛,政治影响力式微,自云端落于平凡。
本书通过亲历者的讲述,对当事人日记、回忆录的探究、分析,依托史料,真实还原蒋氏家族百年兴衰。既有对蒋介石、宋美龄和蒋经国三位风云人物的全面解读和客观褒贬,又有对蒋家第三代、第四代对家族风范传承,转归平淡的思考。
作者简介
《环球人物》杂志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是国内发行量最大、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综合时政类期刊之一。杂志以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高端人物为报道对象,突出全球视野,兼顾时效性、权威性、可读性,一系列重大选题受到读者和业界广泛好评。
《环球人物》是中国邮政畅销报刊、全国“百强报刊”,也是全国“两会”、博鳌亚洲论坛和达沃斯论坛入会重点阅读刊物。
试读
“比30个师都有用”
1942年,正当中国的抗战处于战略相持阶段,罗斯福两次亲笔写信,邀请宋美龄去美国访问。《时代》周刊发行人亨利·卢斯劝蒋介石:“你让她去一次,比30个师都有用。”这句话得到了众多历史学者的认同,杨天石认为:“宋美龄在抗战中最大的成就是访问美国。”
1942年11月18日至1943年7月4日,宋美龄代表蒋介石赴美国访问,顺便治病。在美国期间,她到各地发表演讲,迅速刮起了一场“宋美龄旋风”。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她于1943年2月18日在美国众议院发表的演说《战争无法让中国屈膝》和当天在参议院发表的即席演说。
当天,在罗斯福夫人埃莉诺的陪伴下,身着黑衣的宋美龄妆容精致,优雅坚定地走上讲台。她以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把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情况介绍给美国政要和人民。她说:“我们两国人民是为了共同的信念而斗争。我们恒久的信念就是‘四大自由’,这也是贵国总统向世界人民的声明。这声音像锣鸣一样在我们那广阔的土地回响,自由之神正拥抱美国,而侵略者听到的将是死亡的丧钟!”她的演说多次赢得雷鸣般的掌声,最后议员全体起立,鼓掌时间长达数分钟。
1943年3月,宋美龄在美国纽约发表演说
宋美龄的演说不仅促使美国 国会议员几乎“众口一词地要求政府加速援华”,而且通过收音机在全美转播,让美国民众“纷纷慷慨解囊捐助中国抗战”,成百上千封信件寄到白宫,收件人都是宋美龄。《林肯传》的作者卡尔·桑德堡甚至在《华盛顿邮报》上写道:“她所要的是什么?是为了整个地球上的人类。”
演说第二天,在白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宋美龄与罗斯福夫妇共同接受170多名记者采访。身穿黑色旗袍,胸前别着中国空军勋章的宋美龄,口才一流,应对得体,不失时机地把一些问题转给了罗斯福,使得罗斯福表态要以“上帝允许的速度”向中国运送军火。
1943年2月,宋美龄和罗斯福夫人埃莉诺在美国白宫合影
杨天石认为,宋美龄的演说要到了援助,也没有丧失国家尊严。“当时,中国在军事上比较落后,经济上还很弱小,到美国去要援助,难免底气不足。但是宋美龄的演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保持了中国的国家尊严。演说中,宋美龄批评美国政府重欧轻亚,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欧洲战场,她的态度不卑不亢。”杨天石说。
当时美国朝野正在推动废除排华法案,宋美龄的活动也有助此事在国会顺利通过。1943年2月17日,美国参议员马丁·肯尼迪写信给宋美龄,想“趁蒋夫人光临之吉日”,提出废除排华法案。宋美龄在给蒋介石的电报中说,该提案“对我国际地位极有关系”,如通过,将具有历史价值。她指示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采取积极措施。在一次投票中,众议院移民委员会有38人赞成肯尼迪提案,9人反对。1943年12月17日,美国国 会通过了肯尼迪提案,罗斯福签字生效。有学者认为,宋美龄访美是美国废除排华法案的“最后一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