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奥丁读书小站】(njdy668),首页回复书名或者数字3703, 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美联储的起源与使命。
第二部分讲述了二战之后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美联储。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主要讲述此次金融危机以及美联储的应对措施及后续影响。这两个部分能让我们充分了解美联储相关政策如何出台及其背后的理念。
在金融危机过去五周年之际,在中国债务风险越来越严重的时局下,我们更应该通过上一次的金融危机,让金融机构、监管机构、政府、民众,对金融体系漏洞有更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作者简介
本·伯南克,执掌美联储八年,成功带领美国度过大萧条以来最恶劣的经济危机。在美联储工作期间,习惯运用其学术背景和对最新数据的缜密分析来解决当下的经济问题,然后用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的语言让人们了解他的想法,把复杂的经济问题讲得通俗易懂、直截了当。
他是2009年《时代》杂志 “年度风云人物”,连续三年入选福布斯全球人物权势榜前十(2011~2013年)。美国犹太裔经济学家,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17年,曾担任经济学系主任。2002年被美国总统小布什任命为美联储理事。2005年6月,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10月被任命为下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接替格林斯潘。伯南克是知名的宏观经济学家,主要研究兴趣是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史。他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曾编著《宏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原理》等教材。
试读
金本位制的利与弊
中央银行有一项职责是维持币值和经济稳定。从南北战争结束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的一直是金本位制。
什么是金本位制呢?它是一种货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货币的价值以黄金的重量来衡量。
例如,在20世纪初,根据法律,黄金的价格是每盎司20.67美元。美元与黄金的重量之间存在一种固定关系,这样反过来也设定了货币供应量,并有助于确定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尽管央行的存在有助于加强对金本位制的管理,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真正的金本位制会创造出一个自我管理的货币体系,而这样的货币体系至少能部分替代央行的职能。
不幸的是,金本位制还远非完善的货币体系。比如,金本位制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你需要开采数以吨计的黄金,然后运到纽约美联储的地下室。米尔顿·弗里德曼曾经强调过这一点,金本位制消耗的巨大成本之一在于,所有的黄金必须要全部从一处地下开采出来,然后再转存到另一处地下。除此以外,实际表明金本位制还会导致许多更严重的金融及经济问题。
以金本位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为例,由于金本位制决定了货币供给,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来稳定经济的作为空间就会受到限制。在金本位制下,当经济表现强劲的时候,货币供给就会增加并导致利率下跌,这与今天同样情况下中央银行的做法刚好相反。
由于金本位制限制了货币供给,央行就不能灵活地调控利率: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下调利率,在通胀时期提高利率。有人认为这是金本位制有利的一面,这样中央银行就无权自作主张了(对此人们有争议)。但这也的确会带来负面影响:相较于现代经济,在金本位制下,经济产出和通胀水平的波动性都更大。
金本位制还存在其他问题。比如,它会导致实施金本位制的各国货币之间形成一个固定汇率体系。例如,1900年,美元的价值大约为20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英镑的价值大约是4英镑兑换1盎司黄金,如此一来,20美元就等于4英镑,即1英镑等于5美元。如果两个国家都实行金本位制,那么两国货币间的汇率基本上就固定了。不像今天,汇率是可以变化的,如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可能上涨也可能下跌。有人认为固定汇率是有利的,但它至少导致了如下问题,即一国货币供应量如果发生变化或受到冲击,或是采取了一系列错误政策,那么通过金本位制与该国货币相关联的其他国家也会受到影响。
举一个现代的例子。如今,中国将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绑定。当然近来这种联系的灵活性有所增强,然而很长时间以来,人民币与美元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这意味着,如果美联储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美国经济,那么中国国内的货币政策最终也会放宽,因为不同国家的同一种货币或固定汇率下的两种货币,其利率必须是一样的。然而低利率也许并不适用于中国国情,结果中国可能会发生通货膨胀。这样就相当于中国被美国货币政策所“绑架”。所以,无论是有利还是不利的政策,都会通过固定汇率制,从一个国家传导至另一个国家,从而剥夺一国独立管理其本国货币政策的权利。
金本位制的另一个问题是投机冲击。一般而言,金本位制下的中央银行只持有小部分必需的黄金,以支持整个货币供给。英格兰银行实际上就以其黄金持有量低而著名,被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称为“黄金薄膜”(a thin film of gold)。英格兰银行持有的黄金数量虽然较少,却具有在任何情况下维护金本位制的公信力,所以没有人因其持有黄金少而对其进行投机性冲击。但如果出于某种原因,市场对于央行维持金本位制的意愿和承诺失去了信心,那么其货币就会成为投机冲击的目标。这就是1931年发生在英国的真实情况。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投机者失去了对英镑的信任,于是,就像银行挤兑那样,他们带着英镑来到英格兰银行,吵着要兑换成黄金。因为没有储备足够支持其全部货币供给的黄金,没多久,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就兑换告罄,这在很大程度上迫使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当时一位英国财政部官员正在洗澡,一个助手跑来报告:“我们脱离金本位制了!我们脱离金本位制了!”而那位官员回答说:“原来金本位制是可以放弃的啊。”是的,他们是可以的;而且由于英镑受到投机冲击,他们也别无选择。此外,正如我们在美国的例子中看到的那样,有很多金融恐慌都与金本位制相关。金本位制并不总是能稳定金融系统。
最后,人们称金本位制的优点之一是能维持币值的稳定,它能让通货膨胀水平保持稳定——长期来看确实如此。但是短期来看(差不多5年或10年内),你会发现,金本位制下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或通货紧缩(物价下跌)现象是很多的,因为在金本位制下,经济中的货币总量会随着黄金开采量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举个例子,如果在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那么经济中的黄金总量就会上升,从而导致通货膨胀;而如果经济快速增长,黄金就会短缺,从而导致通货紧缩。因此在短期内,实施金本位制的国家会频繁地发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然而长期来看,如几十年间,物价则是相对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