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奥丁读书小站
奥丁读书小站,一个专业推荐各种书籍的公众号,推荐的这些书都绝对当得起你书架上的一席之地!总有些书是你一生中不想错过的!
比尔翁肯提出了一个有趣的理论:
背上的猴子
所谓的猴子,是指下一个动作。
下属闲死,作为管理层的你却忙到累死!
回想一下,有没有这样的情形
你的下属遇到个问题不能解决,于是跑来向你请教,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终于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重新学习。原本你的下属应该去想办法解决的问题,最后你给解决了。
猴子原本在下属的背上,当你介入解决时,猴子便移转到你背上。而你的下属却变成了监督者,隔三差五跑来问你:领导,事情解决的怎么样了?
如果你的解决方式他不满意,还会要求你继续做这件事。
然而,这件事原本是他该做的事。
于是就有了猴子管理法则
本法则既可以减轻领导层的工作量,又能提高管理效率。
猴子管理法则的目的在于帮助经理人确定由适当人选在适当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身为经理人要能够让员工去抚养自己的“猴子”,你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规划、协调、创新等重要工作。
翁肯的理论让我们知道,如果我们真的想帮助他人,就必须教他们如何捕鱼,而不是送他一条鱼。剥夺他人的主控权,去喂养他人的猴子,并无法帮他们解决问题,这只是为别人做他自己可以做的事。
每个下属都有自己的猴子,如果都交由上司管理,显然,管理者自己的时间将变得十分不够用。
当然,这个法则只能运用在有生存价值的猴子身上,不该存活的猴子,就狠心把他杀了吧!
猴子管理艺术的5个严格规则
1.“猴子”要么被喂养,要么被杀死。否则,他们会饿死,而经理则要将大量宝贵时间浪费在尸体解剖或试图使他们复活上。
2.“猴子”的数量必须被控制在经理有时间喂养的最大数额以下。下属会尽量找时间喂养猴子,但不应比这更多。饲养一只正常状况的猴子时间不应超过5~15分钟。
3.“猴子”只能在约定的时间喂养。经理无须四处寻找饥饿的“猴子”,抓到一只喂一只。
4.“猴子”应面对面或通过电话进行喂养,而不要通过邮件,文档处理可能会增加喂养程序,但不能取代喂养。
5.应确定每只“猴子”下次的喂养时间。这可以在任何时间由双方修改并达成一致,但不要模糊不清。否则,“猴子”或者会饿死或者最终回到经理的背上。
领导人和员工的对谈,要到每一只猴子都分配给一个人拥有之后才能结束。至于哪一只猴子该归谁管,原则上尽可能把猴子交给能照顾到他们福利的最低阶层人员去照料,因为部属总共可以投入的时间精力比高阶经理人来得多,而且经验也告诉我们,部属往往比我们所想的还要能干。
“猴子管理”并不适用于所有管理。比如说我们在创业初期时,就需要创业者或创业团队背负所有的“猴子”。并主动的帮助其他人背负“猴子”,否则创业不会成功。